南宋陆游诗歌中的黄头奴

残剑山下行,南宋陆游诗歌中的黄头奴:老赵聊二郎角色探轶之金头奴5

宋代陆游是一个充满家国情怀,爱憎分明的人物,他在诗歌中多次直接指斥国仇对方为“黄头奴子”“小丑”的现象在宋代,在南宋的文学中也是非常鲜明、典型与少见的。陆游生于北宋末年的宣和七年(1125年),离开北宋灭亡的1127年就两年的时间,所以陆游的一生就是在国破家亡,而无力恢复的蹉跎中渡过。

1、宋代陆游 辽东黄头奴

《仆顷在征西大幕登高望关辅乐之每冀王师拓定得卜居焉暇日记此意以示子孙》:

八月残暑退,秋声满庭树。

岂无四方志,衰病迫霜露。

辽东黄头奴,稔恶天震怒。

南北会当一,老我悲不遇。

子孙勉西迁,俗厚吾所慕。

约己收孤嫠,教子立门户。

黍稌暗阡陌,鹑雉足匕箸。

永为河渭民,勿惮关山路。

老赵收藏宋金铜人

2、宋代陆游 黄头女真

《中夜闻大雷雨》

雷车驾雨龙尽起,电行半空如狂矢。

展开全文

中原腥膻五十年,上帝震怒初一洗。

黄头女真褫魂魄,面缚军门争请死。

已闻三箭定天山,何啻积甲齐熊耳。

捷书驰骑奏行宫,近臣上寿天颜喜。

合门明日催贺班,云集千官摩剑履。

长安父老请移跸,愿见六龙临渭水。

从今身是太平人,敢惮安西九千里!

对于本诗中“ 黄头女真褫魂魄,面缚军门争请死”一句,钱仲联校注云:“ 宇文懋昭 《金志》:‘金国,本名朱里真,番话舌音,讹为女真,或曰虑真,避契丹兴宗(宗真)名,又曰女直 。’ 黄头女真,女真一部落名。”

老赵收藏宋金铜人

3、宋代陆游 小丑黄头

《即事·万里山河拱至尊》

万里山河拱至尊,羽林铁骑若云屯。

群公先正不复作,故国世臣谁尚存!

河洛可令终左衽,刍荛何自达修门?

王师一日临榆塞,小丑黄头岂足吞!

老赵收藏宋金铜人

4、宋代陆游 黄头汝小丑

《长歌行》

不羡骑鹤上青天,不羡峨冠明主前,

但愿少赊死,得见平胡年。

一朝胡运衰,送死桑乾川,

胡星澹无光,龙庭为飞烟。

残剑山下行,南宋陆游诗歌中的黄头奴:老赵聊二郎角色探轶之金头奴5

西琛过葱岭,东戍踰朝鲜,

巍巍天王都,九鼎奠涧瀍,

万国朝未央,玉帛来联翩。

黄头汝小丑,污我王会篇。

尽诛非无名,不足烦戈鋋,

还汝以旧职,牧羊辽海边。

老赵收藏宋金铜人

5、宋代陆游 黄头 女真 小丑

《出塞四首借用秦少游韵》其一

北伐下辽碣,西征取伊凉。

壮士凯歌归,岂复赋国殇。

连颈俘女真,贷死遗牧羊。

犬豕何足雠,汝自承余殃。

《出塞四首借用秦少游韵》其二

煌煌艺祖业,土宇尽九州。

当时王会图,岂数汝黄头。

今兹缚纛下,状若觳觫牛。

万里献太社,裨将皆通侯。

“当时《王会图》,岂数汝黄头”下作者自注:“所谓黄头女真。”

《出塞四首借用秦少游韵》其三

符离既班师,北讨意颇阑。

志士虽有怀,开说常苦艰。

诸将初北首,易水秋风寒。

黄旗驰捷奏,雪夜夺榆关。

《出塞四首借用秦少游韵》其四

小丑盗中原,异事古未有。

尔来闾左起,似是天假手。

头颅满沙场,余胾饲猪狗。

天纲本不疏,贷汝亦已久。

金 童子拜观音钱 刘春声供图

南宋黄机诗歌中的黄头奴子

黄机《满江红》

万灶貔貅,便直欲、扫清关洛。

长淮路、夜亭警燧,晓营吹角。

绿鬓将军思饮马,黄头奴子惊闻鹤。

想中原、父老已心知,今非昨。

狂鲵剪,於菟缚。

单于命,春冰薄。

政人人自勇,翘关还槊。

旗帜倚风飞电影,戈铤射月明霜锷。

且莫令、榆柳塞门秋,悲摇落。

这首词作于金亡的前一年。这年南宋与蒙古军合围蔡州,次年城陷金亡。 由此我们可以大致明白,在南宋士大夫眼中笔下的金头奴,黄头奴子,假设不是确指童仆,而是指称一种汉族之外的特殊族别人群的话,所指的就是女真、金国。金头奴,黄头奴成了南宋人对女真人的一种特定文化称呼,不管是南宋的枢密大臣魏了翁,还是南宋的大文人陆游,诗人黄机,对此都心照不宣,陆游则更加乐此不疲。

从这个角度,我们也可以恍然, 南宋叶森会在王辉《搜山图》上的题诗中,会将二郎神的随从小厮描绘为 :“挟弓持弹金头奴”,而身为蒙古人、生在元末的杨景贤会在《 西游记杂剧》中会去命名二郎神的奴厮儿为“金头奴”而毫无障碍了。

所以,我们从历代现存《搜山图》画卷来看,把二郎神小厮的头发颜色画成黄色的作品,不排除也可能就是在发泄着对金国女真的某种宣泄,因为这个有着女真特点的人物,是汉家战神二郎神的奴仆,这极大满足了南宋人的心理诉求。所以,带有黄发小厮的搜山图的粉本源头,非常可能有着南宋的文化时空路径。并影响着此后清源真君的水路画要素。

明代陆治《二郎神搜山图》卷,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明代毗卢寺壁画中的清原真君

明代公主寺壁画中的清原真君

監門清源妙道真君,清和硕庄亲王,设色绢本 立轴

清 监门清源妙道真君

但是花钱不同,因为花钱的铜质上,是反映不出黄色头发的特征的,目前所见大部分二郎神花钱中的奴厮儿,也都是中规中矩的***模样。请看以下罗列:

王帆藏品

二郎花钱 郭宜岭供图

二郎花钱 老赵旧藏

二郎花钱 老赵旧藏

二郎花钱 胡坚藏品

“二郎出相”榜题铜镜 李宇涛藏品

二郎花钱 李宇涛藏品

所以,我们推测,宋代二郎神花钱的主观意图,是比较忽略奴厮儿的,因为花钱本身的空间就不大,也不可能个个角色都去充分展示,所以在二郎神花钱中,很多都没有奴厮儿的存在,即使有存在,也大多面目模糊,简率潦草。

假设花钱的设计者要去反映小厮的非汉族面貌,理应是在异族装束与特殊面貌特征上去着墨,就比如要画胡人就是深目高鼻,要画犹太人就是鹰钩鼻,要画日本人就是仁丹胡一样,都要提炼最简单最方便的特征要素。

同时,我们也要留下另一种的可能性空间,那就是虽然黄头奴,金头奴是南宋士大夫对金人的一种詈辞,但是无论在《搜山图》艺术图像中、还是在二郎神水陆画艺术图像中,还是在宋代二郎神花钱、二郎主题陶模中,作为黄头奴的奴厮儿,并没有成为妖祟,成为二郎神驱魔的对象,而是坚定地站在了二郎神的身边。面貌健康正面,可爱贴心。

对此,你固然可以说,成为奴厮儿本身就已经是一种态度,但是,也存在另一种可能,那就是《搜山图》中众多黄头奴厮的要素,有的可能出于神灵描绘的天赋异禀,有的可能出于宋代士大夫对于金人的泄愤,也可能有的本身就因为就是金代的作品,所以才呈现出一种正面、和善的可亲模样。而主尊的装扮是不能随便修改的,哪怕朝代更迭。

残剑山下行完整版在线阅读一柄残剑遗落后山蚕茧上的洞是蚕蛾从蚕茧中钻出来的时候咬的参见上海科技馆日记第一章残剑下山行陈师行往山下跳山下一个行山下一家人残剑震江湖剑道邪尊残剑